北京市醫保局曝光14起參保個人相關典型案例

年來14起參保個人相關典型案例日被曝光。市醫保局表示,這些行為嚴重擾亂醫療保障管理秩序,危害市民切身利益,依法依規予以嚴懲。定點醫藥機構和參保人員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及時向醫保部門舉報,查實后將獲得獎勵。

14起參保個人相關典型案例涉及六類違法違規行為,包括偽造報銷材料騙保、開具藥品后轉賣騙保、社保卡外借他人使用、冒名就醫、使用本人社保卡為家人開藥和借用他人社保卡沖抵非醫保費用。

在偽造變造票據騙保案例中,2021年1月至7月14日,張某先后10次偽造、變造手工報銷材料騙取醫保基金。市醫保局責令張某退回騙取的醫保基金12702.02元,并處騙取金額二倍罰款25404.04元。市醫保局已依法向市公安機關移送案件,大興區公安局于當年12月1日對張某立案偵查。

在社保卡開藥倒賣騙保案例中,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仉某多次違規使用本人以及拾到的參保人員李某的社保卡,前往本市定點醫療機構開取藥品后轉賣獲利。豐臺區人民法院判決仉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一萬元;退繳違法所得34229.79元。

此外,在家人冒用社保卡案例中,閆某于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間,將社保卡借給其姐姐在定點醫療機構門診、住院看病使用,涉及違規費用27017.4元。在使用子女社保卡冒名就醫案例中,羅某某自2019年至2020年,擅自使用子女社保卡在門診開藥、治療,造成醫保基金損失19434.64元。在使用社保卡為家人開藥案例中,2014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間,馮某在其本人未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疾病的情況下,長期使用其本人社保卡以自己的名義為家人開取治療上述慢疾病的藥品,共造成醫保基金損失108382.19元。在空刷社保卡案例中,某單位領導李某于2018年6月至12月間就診于房山區北京今康中醫醫院,借用單位職工社保卡,通過空刷社保卡方式,沖抵種植牙的非醫保費用。(記者 孫樂琪)